2024年7月28日是第14個“世界肝炎日”,今年我國的宣傳主題是”消除肝炎,積極行動”。
肝炎是肝臟炎癥的統稱。通常是指由多種致病因素——如病毒、細菌、寄生蟲、化學毒物、藥物、酒精、自身免疫因素等使肝臟細胞受到破壞,肝臟的功能受到損害,引起身體一系列不適癥狀,以及肝功能指標的異常。
現代醫學將肝炎分為兩大類,也就是病毒性肝炎和非病毒性肝炎,非病毒性肝炎主要是指自身免疫性肝炎和酒精性肝炎以及代謝性肝炎,還有因為濫用保健品或者減肥藥,以及補品所引起的藥物性肝炎等等,正常情況下,非病毒性肝炎不具備傳染性。通常我們生活中所說的肝炎,多數指的是由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肝炎,具有傳染性。
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種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臟損害為主的傳染病。主要有甲、乙、丙、丁、戊型肝炎五種。
甲肝和戊肝主要跟吃有很大關系,以“糞—口”途徑為主要傳播途徑。多為急性發病,預后良好。但戊肝在孕婦中易感,且病死率較高。
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主要經過血液、母嬰和性等途徑傳播,隱匿性極強,感染易發生慢性化。
最特殊的是丁肝。作為一種缺陷病毒,僅有在感染了乙肝病毒的基礎上才能感染。和乙肝一樣,主要經血液傳播。
急性期感染可導致肝損傷,少數嚴重患者可出現肝衰竭甚至死亡;乙肝和丙肝會慢性化,不及時發現和規范抗病毒治療,可導致肝硬化,甚至導致肝癌。
接種甲肝疫苗是預防和控制甲肝的有效手段。甲肝疫苗已納入擴大國家免疫規劃,全程免費接種2劑次甲肝滅活疫苗,18月齡、24月齡各接種1劑次。此外,對于具有感染危險的服務部門未免疫的人群,如食品生產經營人員、衛生保健人員、污物處理人員等重點人群也應接種甲肝疫苗。
戊肝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可自費自愿接種。
在日常生活中,加強水源和糞便的管理,做好環境衛生,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后洗手,不吃生食,不飲生水,也能幫助我們預防甲肝和戊肝的發生。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我國實施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全程免疫需按“0、1、6月”免疫程序接種3針,其中第1針應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內接種。特別是HBsAg陽性的孕產婦,鑒于在妊娠或分娩的過程中,有可能將乙肝病毒傳染給胎兒或新生兒。感染時年齡越小,轉化為慢性病毒性肝炎的風險越高,因此需開展乙肝母嬰阻斷。建議HBsAg陽性產婦產婦所生的新生兒,在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續劑次接種。
成人乙肝疫苗屬于非免疫規劃疫苗,個人自愿自費接種,對于常年高風險人群如:醫務人員、經常接觸血液及血液制品人員、器官移植患者、經常接受輸血及血液制品者、免疫功能低下者、容易發生外傷的人員、HBsAg陽性者的家庭成員、男性同性性行為者、有多個性伴者或注射吸毒者等建議接種乙肝疫苗。
除此以外,拒絕毒品,不共用針具注射毒品;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到正規的醫療衛生機構進行注射、輸血和使用血液制品;不與他人共用針具或其他文身、穿刺等工具,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正確使用安全套,避免不安全性行為,也可大幅減少乙肝、丙肝以及丁肝病毒的感染風險。
乙肝,你了解多少呢?
那么,乙肝該怎么預防呢?
打過的還要再打嗎?
怎么判斷自己是否需要接種?
病毒性肝炎中“沉默的殺手”
你或許想要知道
WORLD
HEPATITIS DAY
丙肝防治宣傳系列之一
在病毒性肝炎大家族中有一位成員“沉默的殺手”——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它起病隱匿,癥狀不明顯,很容易被忽視,許多患者在就診其他疾病時候才發現感染,因為對患者的健康和危害很大,即使發現感染的時候沒有特別不適,也應該及時治療。
如果您有相關疑問或困擾,別擔心,丙肝是可以治愈的,讓我們先系統了解下它吧。
1.什么是丙肝?
丙肝是由丙肝病毒引起的、以肝臟病變為主的傳染病,常呈慢性隱匿性感染。丙肝慢性化率高達60-80%,可導致肝臟慢性炎癥、壞死和纖維化,15-20%的慢性丙肝患者可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對健康和生命危害較大。
2.丙肝的傳播途徑?
丙肝病毒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三種途徑傳播。
血液傳播是丙肝主要的傳播途徑,包括: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輸入被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被丙肝病毒污染且未經嚴格消毒的針具或器械;與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剃須刀、牙刷等。與丙肝患者的日常接觸,如握手、擁抱、共用辦公用品等不會被感染。
3.如何預防丙肝?
目前丙肝還缺乏有效的預防性疫苗。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方式預防丙肝:拒絕毒品,不共用注射器靜脈注射毒品;不與他人共用剃須刀、牙刷等可能引起出血的個人用品;不與他人共用紋身、穿刺等工具;合理安全用血,杜絕非法采、供血;避免不必要的注射、輸血和使用血制品;拒絕發生不安全性行為。
感染丙肝的婦女應及時治療,治愈前應避免懷孕,已懷孕婦女在分娩哺乳期結束后給予抗病毒治療。
4.如何應對異常的檢測結果?
丙肝患者大多數沒有明顯的癥狀和體征,及早檢測是發現丙肝的唯一方法。如果首次發現丙肝抗體(抗—HCV)陽性,那么建議做丙肝病毒核酸(HCV-RNA)進一步確認;如果核酸(HCV-RNA)陽性那么建議前往醫療機構診治。
治愈后的丙肝病例,核酸(HCV-RNA)陰性,抗體(抗—HCV)可能仍然為陽性,如果醫院評估沒有其他問題,則不必過多擔心。
5.丙肝的癥狀有哪些?
丙肝的癥狀通常輕微或不易察覺,可能包括乏力、食欲減退、惡心等。部分患者可能出現黃疸、肝脾腫大等癥狀,但有些患者可能沒有任何癥狀,而病毒依然在攻擊肝臟。
6.丙肝可以治愈嗎?
丙肝可以治愈。通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95%以上的丙肝患者可以完全治愈。及早治愈丙肝,就可以避免由慢性丙肝進展為肝硬化及肝癌,還可以防止丙肝進一步傳染給他人。
1.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乙肝)是乙肝病毒感染導致的一種嚴重傳染病,一旦發展成慢性目前尚無有效方法治愈;如果沒有定期檢查和科學規范的治療,25%左右的慢性乙肝感染者將死于乙肝導致的肝硬化和肝癌。
2.乙肝主要通過母嬰、血液和性接觸等途徑傳播。母嬰傳播是中國慢性乙肝最常見的傳播途徑。
3.我國實施新生兒免費接種乙肝疫苗,按“0、1、6個月”免疫程序全程接種3劑,第1劑應在出生后24小時內盡早接種。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產婦所生新生兒,應在出生后12小時內盡早接種首劑乙肝疫苗,同時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除新生兒外,鼓勵其他高風險人群積極接種乙肝疫苗。
4.許多慢性乙肝感染沒有癥狀,肝功能檢查也正常,感到自己完全健康,但也可能發展成肝癌,及早檢測是發現乙肝感染的唯一途徑。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陽性可以確定患有乙肝。
5.乙肝感染者通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抑制病毒復制,延緩和減輕肝臟損害,阻止肝硬化、肝癌及其并發癥的發生,也可防止傳染他人。我省已將慢性乙肝納入門診“慢特病”醫保報銷管理,患者花費很少的錢就能夠得到規范的治療。
6.高乙肝病毒載量孕婦,可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接受規范的抗病毒治療,不僅有效阻斷乙肝母嬰傳播,還可延緩自我病情進展。
7.不要歧視乙肝感染者,乙肝病毒不會通過食物和水傳播。
8.做好個人防護,拒絕毒品、合理安全用血、拒絕不安全性行為也是預防乙肝的有效措施。
1.丙型病毒性肝炎(簡稱丙肝)一般表現為隱匿性感染,約60-80%的患者在感染后發展為慢性肝炎,其中15-20%進一步發展為肝硬化或肝癌。
2.丙肝主要通過血液、性接觸和母嬰等途徑傳播,目前沒有能夠有效預防的疫苗。
3.丙肝感染初期癥狀不明顯,及早檢測是發現丙肝感染的唯一方法。丙肝抗體(抗-HCV)篩查陽性時,應繼續進行丙肝核酸檢測,作為診斷治療的依據。
4.大部分丙肝感染者通過規范的抗病毒治療可以完全治愈,療程3個月左右。醫保可報銷丙肝抗病毒治療藥物部分費用。
5.感染丙肝后應及時治療,及早治愈可以有效避免其慢性化及進展為肝硬化、肝癌,也可防止傳染他人。
6.感染丙肝的婦女應及時治療,治愈前應避免懷孕。
7.不要歧視丙肝患者,與丙肝患者日常普通接觸不會被傳染。
8.做好個人防護,拒絕毒品、合理安全用血、拒絕不安全性行為是預防丙肝的有效措施。
來源:洪緒公衛
暫無留言